青年教师培养
1.实行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
每位新教师都有一对一指导教师,由基础学院颁发证书,担任培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通常是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授,导师和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导师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如何撰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及如何独立开展科研等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素养,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近年来先后有一人获全国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4人次获校级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3人获校级先进教学工作者奖励。
2.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国内外培训
多年来,生理学科一直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在职教师进行国内外博士后研究及其他进修学习工作,郑凌云、孟金兰、汪胜老师攻读了博士学位,并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业绩。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依其研究方面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团队和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升青年教师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80%具有博士学位,青年教师获国家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各一项,省级基金5项。
3.要求新教师试讲
新教师在担任理论课及实验课讲授之前,要在教研室内进行试讲,要求全教研室无课教师参加,并就试讲者的各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试讲者做好记录。试讲合格,方可正式授课。
4.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
生理学科从2006年开始,连续10年举办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总共累计120余次,涉及生理学各个章节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总共80个。为资深教师和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和学习平台,使青年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法的应用,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5.积极参加教学竞赛
生理学科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院校及省级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使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教学竞赛规范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共有9人次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活动,有4人次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并获奖,1人次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授课比赛教学活动,并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