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新的面貌,9000多名莘莘学子们齐聚美丽的珠江学院福田校区,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然而,在新学期开学的每个周末这些学子们却不忘初心坚持践行着,自发组织赴雨花斋社会公益机构做义工,为孤寡老人服务,践行着传统孝道文化。
自2016年12月31日,在学校董事会的号召下,公共基础课龙林老师组织了珠江学子第一次到雨花斋做义工,以后的每周六,便源源不断的分批次组织学生来这里做义工。雨花斋会组织义工们先学习传统文化,用至诚之心礼拜华夏先师“孔子圣贤”,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立志格言中开启一天的义工活动。在“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祖先慈悲智慧,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的感恩词中开启午餐。
学生们在雨花斋学到了很多,比如说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雨花斋会将洗碗、洗菜、洗手的废水用桶积蓄起来用来冲厕所。“光盘行动”,吃饭时“龙含珠,凤点头”的传统礼仪,“重拾手帕”文化,对待每个人心存感恩。在雨花斋做过公益的学生,行走在校道里,会主动的和师长问好,行90度鞠躬的师生礼;在饭堂吃饭,会全部光盘,不浪费;在课堂上,也懂得了尊重老师,会提前到课堂给老师整理讲台,通风,他们学会了感恩。受过传统文化熏习的学生,总是温润如玉,气质、素养都非同一般,“不学礼,无以立”。
在这里,学生们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孤单,在这里,他们也感受到了人情冷暖。每个人都会老,所以善待今天的父母就是善待自己,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自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在应身肩重担,将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学校里,给了学生孝心的传递,他们便会将这种美好的品德带去自己的家庭中,对待自己的父母、亲人便有了孝顺之心。
15级建筑与艺术学院的朱卓毅在大学期间一直坚持着每周做公益,他觉得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就要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了,他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为17级的师弟师妹们做好榜样。管理学院的杨晓鋬同学更是希望,这样的公益能够一届一届的传承下去,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同学从中学习受益。财经学院林天亮同学每次都是和女朋友一起做公益,为老人们按摩,陪伴老人聊天,他觉得大学期间能够携手女朋友一起做公益,为这社会孤单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内心充实欢喜。沙世铿同学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也是最具大爱的同学,哪里需要他,哪里便有他的身影,他希望这种善良的心境能够陪伴他走过每一个阶段,终生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有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希望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的服务社会。(教育学院 龙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