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建设 >> 组织与制度

医药健康学院党总支建设标准(试行)

2019/5/22 10:11:32人浏览


一、总则

1.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中央、省委、省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


二、党的组织设置

2.基本设置形式:学校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简称“党总支”,下同)设置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原则上,二级教学单位和党政管理服务、教学辅助部门正式党员人数超过50人、不足100人的,分别设立二级学院党总支和机关党总支。个别学院和教学辅助单位党员人数超过20人、不足50人的,设立直属党支部委员会。

3.隶属关系:各总支部委员会(直属党支部委员会)隶属于学校党委,领导本单位(本系统)设立的党支部、党小组等基层党组织。

4.设置调整:每学年对党总支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摸底,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

5.纪检机构:总支部委员会、直属党支部委员会设纪律检查委员。

6.群团组织:各总支部委员会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领导本单位(本系统)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和本单位(本系统)教职工大会(代表大会)工作,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理。


三、班子队伍建设

7.班子任职和职数:总支部委员会(直属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书记、副书记一般由校党委任命、并指定作为候选人经党员大会选举确认)。总支部委员会委员中一般应当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其他委员的设立根据工作需要确定。

8.班子任期:党的总支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期满按时换届,并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9.骨干队伍:党总支书记和委员符合党性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好、组织管理能力强等要求。建有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干部相结合的总支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职人员的配备一般占本单位(本系统)师生员工总数的1%左右,其中,本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列设置。

10.自身建设:党总支班子思想政治、履职能力、工作作风管理制度健全,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至少开展1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总支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1次。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


四、党员教育管理

11.发展党员工作:发展党员有计划,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与发展对象人数之比一般不低于3:1,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重视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入党。

12.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32学时。党总支书记和总支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突出党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建设。经常性教育有措施,集中培训有记录。

13.党费收缴管理:及时核定各支部党员交纳党费具体数额,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每半年公布1次党费收缴情况。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党费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14.组织关系管理:每年6月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留转工作,每年9月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1次集中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入党积极分子接续发展转接工作规范、记录完整,积极推进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

15.流动党员管理:每学期开展1次流入、流出党员情况排查,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双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16.党内激励关怀: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经常开展党内关怀帮扶活动;积极参加校党委开展的每年1次党内表彰活动。


五、党内组织生活

17.“三会一课”:指导督促党支部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至2次,每季度至少上1次党课。

18.民主评议党员:指导督促党支部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开展党性分析,对党员进行评议,确定评议等次。稳妥慎重处置不合格党员。

19.组织生活会:指导督促党支部每半年召开1次党员组织生活会。遇有重要情况,及时召开。

20.民主生活会:党总支每年至少召开1次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会议召开情况及时通报。

21.双重组织生活:党总支班子成员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每年为所在党支部或所联系党支部至少上1次党课。

22.党员活动日:指导督促党支部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每月固定1天,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活动记录规范。

23.组织生活创新: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和党员群体特点,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采取“微党课”、网上组织生活等形式,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六、作用发挥途径

24.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党组织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要求纳入师生员工日常管理,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授有纪律;安排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综合素质高的教师讲授思想政治课,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建立常态化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月至少组织1次教职工政治学习。

25.围绕教职工党员特点开展党组织活动:党组织活动与学科建设、科研教学、日常管理等相互促进。广泛开展“争做‘四有’好干部、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创党员示范岗”活动。

26.贴近学生党员实际开展党组织活动:校地合作扶贫项目有序有效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送知识送文化送技术等活动有计划、有举措,学生党员学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得到有效发挥。广泛开展“争做‘四有’好学生、争创党员示范岗”活动。

27.积极创新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载体:“共驻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志愿服务岗位、“青春建功在基层、携手共筑中国梦”等活动有计划、有记录。立足学校和本单位(本系统)党组织实际情况,开展党建工作研究,创新活动载体形式、丰富内容、深化内涵,选树一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


七、工作运行机制

28.民主议事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总支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等议事规则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健全规范,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渠道通畅,党员民主权利有效落实。

29.参与决策机制:保证二级学院党总支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决策中的地位,党政联席会议落实到位;涉及本学院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事项,由党总支研究决定。党政管理机关和教辅部门有关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事项由所在党支部负责,向机关党总支报告并接受督查。

30.协调运行机制:总支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党政领导定期沟通制度落实到位。加强学术组织建设,教职工代表大会及群众组织作用得到发挥,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健全。

31.责任落实机制:总支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制度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每年开展1次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总支书记(直属党支部书记)每年参加校党委主持的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32.联系服务机制:主题实践、服务承诺、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广泛开展。总支书记和总支班子成员定期深入教研室、实验室、课堂、宿舍、校外产学研基地等一线走访调研,了解师生群众意见和要求,关心其生活,接受其监督,解决其问题。


八、基本工作保障

33.机构人员保障:总支部委员会配备必要的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

34.场所保障:党总支建有固定的党员活动室,提倡一室多用,党员活动室可与群团活动室、老干部活动室、教工之家、会议室联建。在学生活动室或学生公寓内设专门的党员活动室,为学生党支部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党组织标牌悬挂在醒目位置;室内上墙制度简明规范,一般为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党内生活等基本制度;党务公开栏设置规范,公开内容简单明了、党内信息公布及时。有条件的党总支,可配备党员电教和远程教育设备。

35.经费保障:按照教职工党员人均不低于100元、学生党员人均不低于50元的标准核定党支部活动经费,列入单位和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将党支部书记工作内容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考核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发放年度绩效津贴。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有关制度,经费管理使用规范。


九、附则

36.直属党支部委员会建设适用本标准。

37.本方案由校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