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
心脏与血管评估 |
所属实验课程
|
健康评估 |
---|---|---|---|
学年度
|
2009-2010 |
学期
|
02 |
专业分类
|
护理学 |
关键词
|
null |
实验要求
|
必修 |
带课教师
|
李春、谭益冰、黄红 |
实验目的
|
1.熟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基本身体评估方法在心脏及血管评估的应用。 2.熟悉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3.掌握心脏与血管评估的内容、方法及顺序。 4.掌握动脉血压的测定方法。 | ||
基本描述
|
(一)心脏 1.视诊 (1)心尖区外形 (2)心尖搏动 2.触诊 (1)心前区搏动 (2)心前区震颤 (3)心包摩擦感 3.叩诊 (1)叩诊方法 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平静呼吸,放松肌肉,用指指叩诊法沿肋间从外到内,自下而上顺序进行叩诊;叩力均匀。被检者坐位时,检查者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平行,被检者卧位,检查者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垂直。叩诊心左界时,先自心尖搏动所在的肋间开始,从心尖搏动外2~3cm处由外向内进行轻叩诊,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相对浊音时,表示已达心脏边界。称为心脏的相对浊音界,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二肋间为止。 (2) 心脏浊音界:相对浊音界与绝对浊音界 一般而言,首先叩出肝浊音界,然后自肝浊音界的上一个肋间开始,从外侧沿肋间向内叩诊,也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二肋间为止。叩诊完毕做下列测量:测定各肋间心脏相对浊音界与前正中线的距离;测定锁骨中线到前正中线的距离。 (3) 正常心界 4.听诊 (1)听诊的方法 利用听诊器进行听诊,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外,必要时,可改换体位进行听诊。 (2)心脏瓣膜听诊区:部位、听诊顺序 按下列次序进行听诊:二尖瓣听诊区(心尖部),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三尖瓣听诊区(胸骨体下端剑突附近的肋间)。 (3)心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磨擦音。 辨别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将听诊器置于所听瓣膜听诊区,同时以手触心尖部或颈动脉,与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同时发生的心音即第一心音,其后发生者为第二心音。偶然也会在第二心音之后听到第三心音,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之间隔较短,第二心音与下一个心动周期第一心音之间隔较长,第一心音的性质是长、钝、低,第二心音是短、清、高,第一心音在心尖部最强,第二心音在心底部最强。 (二)血管 1.视诊:手背浅层静脉充盈度、肝颈静脉回流征、毛细血管搏动。 肝颈静脉回流征:将被检者置于如下位置,使其颈静脉充盈到颈部的1/3到1/2处,检查者用右手掌压迫患者的右上腹,持续30~60秒,看其颈静脉充盈是否更加明显。如肝区压痛,可压迫肝脏邻近的腹区。必须注意动作应轻柔以免发生疼痛。 2.触诊:速率与节律。 3.听诊:动脉听诊:正常动脉音、枪击音。 | ||
该实验涉及到的
主要仪器设备 |
null | ||
实验总人数
|
93 |
每组人数
|
0 |
实验学时
|
2 |
是否特色
|
否 |
实验地点
|
大学城护理楼528健康评估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