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当代文学应如何化用传统资源——以李白为例-学术成果-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 党政办-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学术成果

当代文学应如何化用传统资源——以李白为例

2017/5/11 15:29:48人浏览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的探索进程息息相关。当代文学六十余年的演进,是一个经历曲折、走向繁荣的过程,也是文学自身不断获得自主性、走向成熟的过程。直面当下社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如实反映社会问题的前提下塑造信念、铸就精神、呼吁理想,是当代文学一直努力坚持的品格。


与古代文学相比,当代文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年轻学科。当代文学既要从以古代文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汲取力量,又要根据时代和现实的要求做思想改造的急先锋;既要不忘传统回头望,又要担当社会责任向前看。


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体现,古代文学及其经典应该转化为建设当代文化所亟须的传统资源,用以缓解现代人过于关注外在事物、忘却内心安宁的种种现代病,为人们诗意地栖居提供一个精神空间。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李白是最具才情、最受民众喜爱的诗人之一。后人对李白赞许颇多,既折服于他精湛的诗艺,也心仪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既艳羡他飘然若仙的潇洒风神,也钦佩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李白及其精神已经成为超越时代的经典。


在当代文学中,李白的呈现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直接缅怀:跨时代书写中的现实反思


当代作家以不断书写李白、缅怀李白的方式表达对诗仙豪迈飘逸之气的仰慕之情。


在诗歌中,余光中对李白的书写既集中又典型。余光中写李白的诗共有四首。《念李白》开篇便宣称“现在你已经绝对自由了”,诗歌三次往复咏叹李白的自由,凸显其超越世俗和时代的精神境界。《寻李白》起句轰然,带来李白失踪的消息,似真似幻;接着集中历代有关李白的记载和传说,凸显李白之才华,“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同时叙写诗人的狂歌痛饮和坎坷际遇;“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终以李白乘风归去结束。全诗超越时空,充满奇思妙想,纯以太白之风写太白,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戏李白》略带戏谑,玩笑似地赞叹李白对黄河、阴山、龙门、瀑布的描写;尤其是黄河一篇,使“五千年都已沉寂”,展现出李白不凡的气度。《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写李白与酒的故事,终篇调侃李白是酒后驾车的司机,而作者则提心吊胆地坐在车上。几首诗虽然特色各异,但从不同角度对李白不凡的抱负、狂放的气质乃至豪迈的痛饮进行了展示,让人千载之下,如同亲见。


其他诗人中,柯平有《车至剡溪突然想起李白》,在对现代化喧嚣的批判中缅怀李白的悠闲之境;在伊沙的诗中,《李白的孤独》是当代诗人不被理解、孤独生存的缩影;《李白缘何而来》则笔带讽刺地讥笑了当代人只从外在行动上模仿李白的可笑。


在小说中,红柯的“新疆故事”系列作品具有奇异的想象力、浓郁的激情和浪漫的风格。红柯特别谈及李白对自己的影响。在《李白:天才之境》中,他推崇李白驾驭语言的魔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大丈夫强悍气概的讴歌以及时代精神滋养的任侠、狂傲和潇洒气质。


适度靠近:神话颠覆中的人间情怀


“谪仙”的称呼,将李白与凡俗人间拉开了距离。诸多的传说故事丰满了李白狂放、豪情与奇异的形象。李白成为一个极具个性和才情、无法重复的经典。扎实考证、严谨申辩、在对神话的颠覆中凸显人间情怀,也是后人仰慕经典的方式之一。


郭沫若晚年所著的《李白与杜甫》虽四十年来争议不断,却在当代文学批评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此书以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文学感受驱散了笼罩在一代诗仙身上的神光,如对李白“极其庸俗的一面”的论说、关于李白“又庸俗又洒脱”的描述、对李白矛盾性格的揭示等,都生动地还原了李白的真实生活。虽然该书以扬李抑杜为基本立场,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以阶级观点简单批评历史人物的痕迹,但书中不乏极富创见的观点和独具典范的写法,被论者誉为一代奇书。


郭沫若所开创的范式在当代其他作家那里得到了延续。


作家张大春拟推出《大唐李白》系列四部,分别为《少年游》《凤凰台》《将进酒》《捉月歌》。前两部作品已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出版。《少年游》集中笔墨梳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力图解开诗人的诸多谜团。该书虚实交错、融传记与小说于一体,甫一出版便深受好评。第二部《凤凰台》聚焦青年李白在出蜀之后,满腹才华,如何一步步实现其“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的理想。从已出版的前两部来看,《大唐李白》既有立足于大量史实的考据,又不乏小说家的虚构想象,更一直紧扣着时代对李白的“错过”。盛世中、盛名下,叙写一个生命如何实践真实的自我,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在权力中心如何寻找机会。


当代诗人、《人民文学》原主编韩作荣的长篇传记文学《李白传》于他去世前几天才完成手写稿。《人民文学》2014年第3期以“特稿”方式郑重刊发,并以“本事扎实、言外滋味丰盛”概括之。《李白传》对“浪漫主义”的拨乱反正、对李白孤独内心世界的探索、对李白始终以“自我”为出发点立身行事等多有创见。


当代作家张炜在万松浦书院通过“对话辩难”的方式,讲述不一样的李白和杜甫。其演讲稿整理为《也说李白与杜甫》,于2014年出版。张炜立足现代社会和文学发展的视角,对与李白有关的许多观点进行重新解读。如李白的酗酒、炼丹、求仕、访仙、诗歌的“浪漫主义”……诚如张炜所说,李白传递和普及了一种生活方式,成为许多写作者的隐性榜样。


网络狂欢:大众娱乐中的显性解构


网络的高度发展和广泛普及,对当代人的生活方式、阅读习惯和思考路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世界的快捷易变使得其所传播的信息明显体现出短小、明快、娱乐性强等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李白为代表的经典形象被打破,进而迅速世俗化乃至娱乐化,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了。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2年3月新浪微博上出现的“杜甫很忙”的涂鸦活动;继而,有网友直言“杜甫很忙out了,现在流行李白很忙!”于是,李白、辛弃疾等名人也开始忙起来。李白之忙,时而推车购物,时而挥刀卖瓜,时而打扮装酷。不久,李白又化身预言帝,专注千年预测。举凡马航失踪、韩国首尔地铁追尾、“世界杯”赛况等,无论哪种社会热门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出现的李白“遗作”中找到预言。而网络作家们塑造的李白,自命不凡、轻薄放荡、风流成性。相关小说以煽情的男女情事、粗鄙低俗的语言刺激读者感官。李白形象开始涂上“痞子气”,在吸引眼球、赚取点击量的网络中流传。


更糟糕的是,这种大肆炒作、趣味低俗已经不局限于网络。号称“呈现大唐盛世下真实而特立独行的李白”的某书,说李白过着吃软饭、打群架、混黑道、梦想在闹市砍人的生活,实为大唐第一古惑仔。至此,李白的痞子气已经无以复加。李白绝伦的才华、李白诗歌超凡的艺术感染力、李白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都被消解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浅薄粗鄙的文字中了。


以上三种路径,勾勒出当代文学的经典呈现方式。


新世纪以来,从“古今演变”的视角研究中国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新的学术增长点。由于当代文化具有信息传播多样化、阅读碎片化及表层化等特征,由于大众文化中个性主义、娱乐倾向和世俗趣味的流行,经典在当代文学中的呈现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书写方式、书写内容、传播方式上都面临重要挑战。


以李白而言,现代社会文化所高扬的自由、个性、独立,与李白及其诗文所体现的追求自由、不受约束、傲视权贵的凛然风骨实有相通之处。对李白精神的大力弘扬和阐发,既体现出传统经典之现代生命的激活,又反映了当代文学关注中国现实的人文情怀。因此,当代文学应该借助古典人文精神的滋养,在创作和研究中彰显经典那普遍的、永恒的、超越具体历史条件的生命力,摈弃低俗的、无厘头的调侃和“恶搞”,以先锋和批判的姿态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承担起对当下文学、社会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