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概况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新余学院体育学院《体育舞蹈》课程作为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选修课程,每年承担着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主项选修课的理论与实践专业课和公共体育的专项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培养了一些高素质应用型体育舞蹈专门人才。回顾课程建设历程,大致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1)以比较偏向注重传授体育舞蹈技术和专业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阶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体育舞蹈运动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对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方面,却偏重于对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要求。因此,课程教学基本上以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为主,偏重于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与训练功能。其优点是理论讲授系统全面,学生专业技术掌握得比较扎实,专业技能比较全面。但第二、第三课堂功能开发和发挥程度不够,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而且第一课堂教学也比较注重单纯以专业技术和技能传授为主,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人文素养方面培养也比较薄弱。

(2)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体育舞蹈运动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深化教学改革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明显变化。社会对体育人才知识、技能和素养等诸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由过去单纯比较注重其专业技术、技能向注重其综合全面素养方向发展。 
    在全民健身的带动和影响下,群众性体育舞蹈迅猛发展,各级各类大众体育舞蹈活动如火如荼,使新余市对于从事体育舞蹈运动教学、训练、管理和裁判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社会对于体育舞蹈专门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和知识结构上都发生了变化。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在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开发新课程资源等方面开展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训练中不断尝试运用“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式”等教学模式主导下的新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教学对象,完成“教学对象现状诊断分析---设计教学训练方案---可行性分析讨论—实施教学---过程评定与方案调整—结果评价”教学实践过程,实现了由“工具理性”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向以“人文理性”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3)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体育舞蹈专门人才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教学实践阶段

为适应教育教学对象的变化和新时代对体育舞蹈专门人才的要求,遵循新余学院体育学院本课程“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和“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品德修养好,应用能力强,就业有实力,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加强了对体育舞蹈的专业建设、师资力队伍建设和体育舞蹈文化建设力度。体育舞蹈课程就课程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理念、方法手段、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社会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调整和定位,进一步加强了课程建设力度。在体育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舞蹈的职业化与产业化等领域开展深入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