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310054/310090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学时/学分:26/3 32/4
(合并于大学物理)
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选用教材:《大学物理实验》 王克强编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全校理工农科各专业
执行时间:2017年 9月 1日
一、课程目标
1.通过基本物理实验的方法与技术、常用物理量及常及仪器使用的训练,提高物理实验技能。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熟悉和掌握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和掌握研究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的基本实验方法。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得训练与提高。其中包括:阅读实验教材、理解实验原理、查阅资料的能力(包括借助物理实验网站、仪器说明书等)了解物理实验仪器外观,了解正确 理实验数据(有的实验可以在多媒体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学会正确表述实验结果;分析说明实验结论;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的;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判断实验结果;与此同时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行进行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其中包括: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素养;严肃认真、遵守操作规程的素养;不怕困难、主动研究的素养;相互协作、共同探索的素养。
4.物理实验开设选修实验,目的在于在物理实验室或者学习物理实验的气氛下开展创新性的探索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
二、课程目标、教学方法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教学方法  | 
工程知识  | 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  | 课程目标1、2、3、4  | 通过概念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大学物理实验的重点知识与应用方法。  |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课(2学时)
物理实验的作用与地位,实验的基本程序,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有效数字,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系统误差的判断和处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
实验课(26学时/32学时)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学时  | 实验  | 学习目标  | 是否  | 实验  |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
1  | 基本量度  | 3  | 验证  | 理解长度测量  | 正确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  | 是  | 必修  | 
2  | 液体粘度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研究 
  | 3  | 验证  | 理解液体粘度系数随温度变化  | 对液体粘度系数实验仪等的熟练使用  | 是  | 必修  | 
3  | 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 3  | 验证  | 理解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  | 对PN结正向压降  | 是  | 必修  | 
4  | 多用表的使用  | 3  | 验证  | 理解多用表原理  | 正确使用多用表  | 是  | 必修  | 
5  | 电表的改装及校正  | 3  | 设计  | 掌握电表原理  | 电路分析、各种电器电表的正确使用  | 是  | 必修  | 
6  |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 3  | 验证  | 理解电桥原理  | 正确使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  | 是  | 必修  | 
7  |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 3  | 验证  | 理解霍尔效应  | 电路分析、正确使用霍尔电压测量仪  | 是  | 必修  | 
8  | 电子比荷的测定  | 3 
  | 综合 
  | 理解电聚焦、磁聚焦  | 学会测量电子比荷的方法  | 是 
  | 必修  | 
9  | 光的等厚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 3  | 验证  | 理解薄膜等厚干涉原理  | 正确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牛顿环对应的凸透镜曲率半径  | 是  | 必修  | 
10  |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  | 3  | 综合  | 理解光电效应规律  | 能通过现象归纳总结  | 是  | 必修  | 
11  | 分光计调节与使用  | 3  | 验证  | 理解分光原理  | 掌握分光计的使用  | 是  | 必修  | 
说明:
1.实验类型有:①演示;②验证;③综合;④设计; ⑤其它;
2.实验要求有:①必修;②选修;③其他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
实验课程成绩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实验纪律和回答问题等成绩,占总成绩的10-30%。
实验报告: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的平均成绩作为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70-90%。
五、有关说明
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具体要求如下:
(1)注意环境卫生。禁止在实验室内吃食物、抽烟、随地吐痰;对于意外或实验过程中污染实验室地板和其它物品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清理干净,保持实验室无尘洁净的环境;实验室也应安排人员定期值日。
(2)注意个人卫生。各参与人员仪表穿着整齐,举止大方。
(3)实验室仪器及相关设备要各归其位,不能随意乱放。
(4)实验室仪器及相关设备应保证防晒、防水、防潮,并维持实验室环境通爽。同时注意天气对实验室的影响,雨天应及时主动检查和关闭窗户,检查去水通风等设施。
(5)实验室配备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安全行为督导。
(6)实验室内严禁大声喧哗,注意音量控制,保证安静的工作环境。
六、参考书目
[1] 陆廷济, 胡德敬, 陈铭南. 物理实验教程[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2] 吴泳华, 霍剑青, 熊永红.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谢行恕, 康士秀, 霍剑青.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4] 成正维. 大学物理实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 马葭生, 宦强. 大学物理实验[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耿完桢, 马晶, 薛洪福. 大学物理实验[M].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7] 是度芳, 贺渝龙, 基础物理实验[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 方建兴, 江美福, 魏品良. 物理实验[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0
[9] 李相银. 物理实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8] 周惟公, 张自力, 郑志远. 物理实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电工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实验课程名称: 电工学
英文名称: Electrical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 48 总学分:2.5 实验学时:16
适用对象:非电专业
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电工学》是研究电工技术理论与应用的学科基础课程,是非电类本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所必修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电工实验是《电工学》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必修的实验性教学实践环节。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各类元器件,对测量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及现象能用理论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扎实、敏锐的创新能力,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标准
结合学生本人参加实验课情况,按实验报告评定学生实验成绩。
五、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实训教程》,陈红斌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
六、实验项目、内容与要求
序号  | 实验项目  | 学时  | 实验类型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实验  | 
1  |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 3  | 验证性  | 测量给定电路中的流过某节点的各个电流值和某回路的各个电压值;根据实验测量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 必修  | 
2  |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 3  | 设计性  | 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参数;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及其开路电压  |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 必修  | 
3  | 日光灯电路的测试  | 3  | 验证性  | 测量日光灯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值,验证电压、电流相量关系  | 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 必修  | 
4  |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 3  | 设计性  | 测量对称和不对称负载在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时的相电压、线电压以及相电流、线电流  | 深入理解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特性,掌握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星形和三角形的连接方法;掌握对称和不对称负载在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时的相电压、线电压以及相电流、线电流的测量方法  | 必修  | 
5  |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 3  | 验证性  | 掌握用一瓦特表法、 二瓦特表法测量三相电路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方法  | 进一步熟练掌握功率表的接线和使用方法  | 必修  | 
七、其他说明
要求学生实验前应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中应遵守实验规则,严格操作规程,安全第一,严防发生事故。实验后应分析实验结果,及时完成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