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引进和合作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建立一支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热爱本科教学工作,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教学团队。目前,《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群建设已经立项为省级建设项目,《基础化学课程群建设与改革》立项为校级建设项目,相应建立起了“水污染控制教学团队”和“基础化学教学团队”。
目前有包括杨志峰院士和牛军峰杰青在内的环境工程团队共12人(不包括化学等专业基础课教师),教授7人(其中院士1人、杰青1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基本形成了以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博士和硕士为骨干的学科梯队。无论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还是在梯队建设上都比较合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能满足教学要求。专业教师的业务和思想道德素质较高,广东省“千百十工程”重点培养对象省级1人、校级4人,1人被评为东莞市优秀教师。结构合理和人员精干的教师队伍满足了各项教学工作的需要,为培养合格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师资保证。
环境工程教研室获得学校2012-2013学年度“先进基层单位”称号,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获得学校“先进团队”称号。目前环境工程学科已经成为校级重点学科,正在申报广东省重点学科。
环境工程专业师资队伍情况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学位) |
职称 |
所学专业 |
毕业院校 |
1 |
杨志峰 |
男 |
53 |
研究生(博士) |
院士、博导 |
生态环境 |
清华大学 |
2 |
牛军峰 |
男 |
|
研究生(博士) |
杰青、博导 |
环境工程 |
北京师范大学 |
3 |
范洪波 |
男 |
52 |
研究生(博士) |
教授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华中科技大学 |
4 |
苏美蓉 |
女 |
34 |
研究生(博士) |
教授、博导 |
环境科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5 |
兰善红 |
男 |
44 |
研究生(博士) |
教授 |
环境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6 |
吕斯濠 |
男 |
42 |
研究生(博士) |
教授 |
环境工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7 |
林穗文 |
男 |
49 |
研究生(博士) |
助理工程师 (校聘教授) |
化学环境工学 |
东京工业大学 |
8 |
武秀文 |
男 |
40 |
研究生(硕士) |
副教授 |
环境工程 |
广东工业大学 |
9 |
陈洪伟 |
男 |
41 |
研究生(博士) |
副教授 |
分析化学 |
德国美因茨大学 |
10 |
刘蕾 |
女 |
37 |
研究生(博士) |
副教授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1 |
白云鹤 |
男 |
44 |
研究生(博士) |
讲师 |
环境科学 |
日本金泽大学 |
12 |
谢毅文 |
男 |
36 |
研究生(博士) |
讲师 |
自然地理学 |
中山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