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证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佐证材料 >> 项目建设情况表

附件2-1 项目建设情况表

建设任务

建设目标、验收要点

(截至2023年6月)

目标完成情况

(截至2023年6月)

任务

具体任务

规范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结构

1.集团理事会建设

建设目标:修订完成《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章程》;制定《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评价与考核办法》等运行制度;充实成员人数人员,集团成员达80家;开展集团非盈利性独立法人登记准备。

验收要点:

1.修订后的《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章程》;

2.新制定的《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3.新制定的《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4.新制定的《建设项目评价与考核办法》;

5.职教集团成员名单;

6.职教集团非盈利性独立法人申请资料。

7.修订后的《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成员管理办法》;

8.修订后的《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办学校企合作监督管理办法》;

9.新制定的《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10.修订后的《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风险管理办法》;

11.集团理事会建设成果汇编。

1.1.1 完成《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修订;

1.1.2 制定《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评价与考核办法》《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

1.1.3 职教集团成员名单达104家;

1.1.4 修订《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成员管理办法》《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办学校企合作监督管理办法》《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风险管理办法》等;

1.1.5 汇编集团理事会建设成果。

2.企业法人登记

建设目标:完成企业法人运行制度制定和企业法人登记,开展企业法人登记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并开展相关业务;企业法人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成果转化、技术应用、项目生产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并有一定额度的盈利。

验收要点:

1.集团内企业法人运作制度;

2.企业法人申请资料;

3.企业法人营业证照;

4.企业法人运作记录;

5.企业法人运作经验总结及成果展示。

1.2.1 完成集团内企业法人运作制度制定;

1.2,2 完善企业法人申请资料;

1.2.3 参照企业法人开展运作;

1.2.4 总结企业法人运作经验


3.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创新

建设目标:优化职教集团管理体制,实现集团的良好运行态势;实现集团内校企、校际等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总结合作案例,进行经验推广。

验收要点:

1.集团共建共管共享模式提炼与总结;

2.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项目;

3.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制度汇编;

4.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典型案例;

5.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经验总结;

6.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经验推广。

1.3.1 提炼和总结1个集团共建共管共享模式;

1.3.2 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项目超过5个;

1.3.3 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制度超20个;

1.3.4 共同形成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典型案例1个;

1.3.5 获得广东省产教融合优秀案例1个;

1.3.6 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经验推广案例。



健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

1. “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建设

预期目标:修订完成《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充实组成人员增加至20人,委员会每年举办1~2次相关的集中活动。

验收要点:

1.修订后的《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

2.委员会成员组成名单

3.委员会成员活动记录

4.委员会成员参与集团办学成果。

2.1.1 完成《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修订;

2.1.2 集团办学指导委员会成员超20人

2.1.3 委员会成员活动记录超10次

2.1.4 完成2019-2021集团化办学平台统计填报;

2.1.5 共同申报国家示范职教集团1次。

2. “一基地两中心”建设

预期目标:

完成“一基地两中心”基础建设任务,完成制定《集训基地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开发2个赛项的集训项目、开发1-2个岗位(工种)实践教学项目、2-3项专利技术成果。组建10人的教练团队,开发2个赛项的集训项目,制定《基地使用与管理规范》和基地考核评价办法,基地年接纳参赛选手人数达200人次。建设30人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开发2-3个岗位(工种)实践教学项目,基地年接纳实践教学学生人数达800人次;建设20人的创新创业导师库;接纳教师实践培训80人次。完善基地管理运行机制,完成4项世界技能大赛训练项目开发,基地年接纳参赛选手人数达300人次;承接技术合作、技术服务、技术开发项目4项;建成3个创新创业名师工作室、3个创新创业技术服务与应用中心。接纳实践教学学生人数达1000人次,接纳教师技能提升培训100人次

验收要点:

1.“一基地两中心”建设方案;

2. “一基地两中心”运行制度;

3.2个技能大赛备训项目指导书;

4.1-2个岗位(工种)实践教学项目指导书;

5.2-3项专利技术成果证明;

6.集训基地教练团队名单;

7.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名单;

8.创新创业导师库名单;

9.基地使用与管理规范和基地考核评价办法;

10.世界技能大赛训练项目;

11.一基地两中心建设成果。

 

 

2.2.1 完成“国家城乡建设类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和“现代城市建设与服务公共实训中心、广东省绿色建造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化升级建设,“一基地两中心”建设成效明显;

2.2.2 完成“一基地两中心”运行制度建设;

2.2.3 开发砌筑项目和建筑混凝土等2个技能大赛备训项目指导书;

2.2.4 开发砌筑工、混凝土、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3个岗位(工种)实践教学项目指导书;

2.2.5 完成5项专利技术成果证明;

2.2.6 建成集训基地教练团队、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创业导师库等3支队伍;

2.2.7 制定基地使用与管理规范和基地考核评价办法;

2.2.8 开发世界技能大赛训练项目2个;

2.2.9 形成一基地两中心建设典型案例。

 

3.人才成长“立交桥”建设

建设目标:“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上台阶,招生人数超过300人;通过开展“4+0”“3+2”或“2+2”等形式打通高职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通道,人数达60人初步建成人才成长“立交桥”。与海外(境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实质性推进短期研修生等交流合作,建成人才成长“立交桥”。

验收要点:

1.“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招生计划和培养名单;

2.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3.四年制应用型本科试点招生计划和培养名单;

4.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5. 海外(境外)短期研修生等交流合作情况统计。

2.3.1 与集团内学校开展“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合作学校超过5家,合作专业超过10个,年招生计划人数超1000人;

2.3.2 与广州理工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年招生人数达500余人;

2.3.3 与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等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年交流人次达300人次。

完善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1.“一网一号一平台”建设

建设目标:改版集团网站,充实网站内容,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向成员单位开放文件上传权限;申请设立集团公众号,实现与成员(特别使企业)网站以及集团公众号的相互链接,提高集团成员沟通效率;通过集团内部共享校企信息、师资、课程、学生等方面实现有效共享,促进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70家成员单位信息全部入库。产生基于产教融合平台的生态环境,平台上线课程不低于20门,平台资源容量不低于500G,平台点击量不低于5000次,平台有效招聘信息不低于3000个,50%的毕业生通过平台实现就业,80%以上的成员单位通过平台进行招聘。

验收要点:

1.改版后的集团网站;

2.新设立的集团微信公众号;

3.所有成员入库信息表;

4.产教融合平台运行成效;

5.共享资源库入库资源;

6.产教融合平台经验推广报道。

3.1.1 建成集团网站

3.1.2 设立集团微信公众号;

3.1.3 集团104家企业全部入库;

3.1.4 建成产教融合运行平台(专精特新产教融合运营平台),与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广东省生产服务业促进中心)、广东中小企业融资与上市促进会、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广州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等组织机构,开展“就业促进周”“企业家进校园”“百日冲刺”“访企拓岗促就业”“智能建造沙龙”“广东省(市)智能建造高峰论坛””产教融合 智造未来”“产教融合 智造专家在行动”等20余场活动;

3.1.5 建成智能建造专业资源库,并获得市级立项;

3.1.6 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能建造专委会职教公益大讲堂上做“依托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对接广州万亿级产业链打造省域高水平专业群”的报告,全国参会人员超1000人;

2.行企校合作协调机制建设

预期目标:

修订集团内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校企合作对话活动的运作模式,举办相关的活动2~3次。

验收要点:

1.集团成员内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纪要;

2.2020级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报道;

4.活动经验总结与推广。

 

3.2.1 集团成员共同修订2019-2022级市政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主体人才培养方面(涵盖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三年制、现代学徒制及三二专本协同等培养形式);

3.2.2 集团成员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取得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骨干专业、省市级教学团队、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和国家发明专利等合作成果,并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3.2.3 集团成员共同组织“装配式建筑建造技术”高级研修班2次,参研人数超200人;举办6期岭南传统建筑大讲坛,参加人员超1000人次。

提升职业教育集团的综合服务能力

1.“特色专业学院”建设

预期目标:

特色学院在校生达2400人,其中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人数不低于300人;新建3门核心课程,新编3本工学结合教材,建成满足3000人同时在线需求的城市建设专业群优质教学资源库,资源总量超过500G;有360人次以上获得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奖励,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2020届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和办学效益绩效考核,获得专业国际资格证书认定工作;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4名;校企互聘互派的形式培养专兼职教师6名;培养1位老师成为市级以上名师;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95%;完成技术服务项目1项,完成产品应用推广项目1项;承接或参与横向课题1项,到账金额300万元以上;完成各类培训5000人次;完成职业技能人员1400人次,完成校内“三证书”认定1400人次。

验收要点:

1.特色学院服务产业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2.特色学院人才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成效;

3.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统计;

4.特色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及建设成果;

5.特色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

6.特色学院校外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教学情况统计;

7.特色学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方案及所取得的成果;

8.特色学院建设成果总结和典型案例分享。

4.1.1 特色学院(广州城市建设特色学院)2022年在校生人数已超过3000人,其中中高职衔接(32分段中高职贯通才培养)超1500人;

4.1.2 特色学院新建6门核心课程,共建4门慧职教线上课程;所有课程均建有线上资源,疫情期间没有一个学生停课;

4.1.3 建成城市建设类资源库,资源总量超500G,能同时满足5000人在线授课需求;

4.1.4 特色学院服务产业经济发展能力评价,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落实、平均起薪和就业对口率均排在全校第一,也排在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4.1.5 基于特色学院载体,构建了三二分段中高贯通和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项目无缝衔接的中高本协同的现代职教体系,年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

4.1.6 从2018年来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各类奖项超过500人次,其中获得世界冠军2人次、国家级奖项50人次、省级200人次,获得全国技术能手5个、省技术能手6个;

4.1.7 特色学院以校管院聘,组建教授博士引领、专任教师为主体、兼职专家为重要组成的“双跨界、双能力、双师型”“三双型”产教融合技术创新团队,形成“顶天立地”的创新队伍。国家技术能手1人、国家五四青年岗位能手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广东省劳动模范1人、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广州市优秀教师1人次、广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党员1人次。团队成员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团队成员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资源库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科研团队各1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优质网络课程3门,培养全国技术能手4人,获得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

4.1.8 特色学院校外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教学情况超过25%;

4.1.9 特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完成技术服务项目3项,完成产品应用推广项目2项;承接或参与横向课题4项,到账金额300万元以上;完成各类培训5209人次;完成职业技能人员1465人次,完成校内“三证书”认定1500人次。

4.1.10 2个特色学院2021年通过广州市教育局验收,获得广州市特色学院认证。能手4人,获得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

2.品牌和双精准专业建设

预期目标:

完成前期申报的“品牌专业”和“重点实训基地”建设任务,建成2个省级“品牌专业”和3个“双精准”专业,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以精准扶贫扶智形式招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学生40人。

验收要点:

1.品牌专业建设网站及建设成果

2.双精准专业建设网站及建设成果

3.重点实训运行情况及成效总结

4.精准扶贫扶智招生名册;

5.精准扶贫扶智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标准。粤教职函[2022]23号

4.2.1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验收,被确认为省级品牌专业(粤教职函[2020]19号);

4.2.2 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房地产营销与管理、市政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6个专业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立项建设(粤教职函[2018]108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

4.2.3 2019年7月现代城市建设与服务公共实训中心及广东省绿色建造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为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021年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得广东省高职实践教学示范基地立项建设;

4.2.4 市建筑集团公司在贵州省毕节市招收广建班,人数达40人/年,毕业生已超过40人,实施精准扶贫;

3.广州市建设领域人才培训中心建设

预期目标:

培训标准职业院校主体专业全面开展企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力争年培训3000人次;组织1-3期沿线国家专业人才访学活动。

验收要点:

1.中心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及精品课程名册;

2.中心年度人才培养情况统计及经验总结;

3.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访学活动情况统计及总结;

 

4.3.1 完成行业培训学院建设方案1份;成立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技能人员职业培训机构1个;培育精品培训项目1个,名师(名团队)1名(个);完成技能人才培训认证改革方案1份;开发建设工程安全、特种工作规程、智能建造技术等5门应用课程累计为地方培训800人,完成非遗工作室2项;完成广州市岭南传统建筑工艺传承和保护研究中心论证报告;召开职教集团院校交流会议3次;制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1套;举办全省师资培训44人次。

4.3.2 开展岭南传统民居与美术创作培训、萱草花挚爱妈妈计划、岭南传统建筑大讲堂等工艺讲座培训,开展建筑工程识图、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控制、公路特殊性岩土的处治的培训等技术培训,线上线下培训人次超30000人次;

4.3.3 为菲律宾马巴拉卡特城市学院进行授课并制定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两门课程的境外人员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服务于境外人员培养368人次,为中外课程学习与交流、培养国际化建筑工程人才打开了窗口。依托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共同制定国际化建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组建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中国工程技术出海,与境外专家共同探讨职业教育办学方法路径。组织学生10人赴马来西亚游学,马来西亚研修项目等人数达431人次;

4.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

完善兼职教师库,总数达到200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能力培训和教研教改时间年均超过36学时,成员院校主体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和现场锻炼的时间年均超过35天。

验收要点:

1.集团内职业院校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年度实施方案;

2.集团内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授课情况统计;

3.集团内主体专业最新兼职教师库;

4.集团内职业院校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成果。


4.4.1 集团内职业院校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年度实施方案;

4.4.2 集团内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授课情况统计;

4.4.3 集团内主体专业最新兼职教师库;

4.4.4 集团内职业院校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成果;

4.4.5 集团内职业院校校内教师队伍建设成果。





备注:1.“具体任务”:请列明省示范集团建设任务书中所设定的建设任务;

2.“建设目标”:请列明省示范集团建设任务书中所设定的建设目标;

3.“目标完成情况”:请尽可能用定量数据说明。